如何保養原木家具


保養/原木傢俱

木頭是一種天然材質,雖然已經被製成傢俱,但並不因此而喪失植物的特性。木質傢俱具備特有的浸透性和吸收性,很容易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材質上的變異。許多擁有原木傢俱的消費者,總是起初經常為原木傢俱擦擦抹抹,時間一久也就懶得理會。事實上,想讓傢俱常保亮麗、長期使用,平時的清潔保養工作就不可少,否則一旦出現大損傷時,那可就是個大麻煩了。但是,只要注意以下幾項原則,原木傢俱的保養工作可以做得既輕鬆又簡單一、注意擺設位置。原木傢俱應避免放置在除濕機旁,以及可照射到太陽的地方。二、避免液體常留表面。若原木傢俱的表面是未經特殊處理,那麼長時間駐留的水、酒精等液體會使傢俱留下白色痕跡。因此當傢俱表面有液體存留時,必須立即擦拭乾淨,保持乾燥。三、定期清潔與保養。你所購買的原木傢俱是否應採取上油或打蠟等保養方式,在購買傢俱時,必須向商家詢問清楚。如果是採用打蠟保養的傢俱,在選購蠟時,最好選擇濃度高的固態蠟,它可以填平傢俱上的小缺陷。此外,噴霧蠟也是不錯的選擇。但千萬不要兩者一起使用,否則會使得傢俱表面一片模糊,不再光亮。 小地方多用心 對於新傢俱,人們總有一份迎新的心情,但是就原木傢俱來說,還要多一份細心呵護。四、要防止灰塵。一般用紅木、柚木、橡木、胡桃木等製作的比較高檔的原木傢俱都有精美的雕花裝飾,如不能定期清潔除灰,細小縫隙中容易積灰影響美觀,同時灰塵更是讓木制傢俱迅速“變老”的殺手。五、要保持滋潤。原木傢俱的滋潤不能靠水分來提供,也就是說不能光用濕漉漉的抹布簡單地擦拭,而是應該選用專業的傢俱護理精油,它蘊含容易被木質纖維吸收的天然香橙油,可鎖住木質中的水分,防止木質乾裂變形,同時滋養木質,由裡到外令木質傢俱重放光彩,延長傢俱的使用壽命六、要避免陽光直射。如果精美的原木傢俱一直暴露在日曬之中,容易局部褪色,木質過於乾燥,容易出現裂縫。


注意事項/原木傢俱

下面提供消費者在使用原木傢俱時的幾點注意事項:

首先,在迎接原木傢俱回家之前,必須先將居家環境整理乾淨,尤其是在搬進二手屋前的清潔工作更得仔細些。當新傢俱擺放定位之後,用幹或濕的抹布擦拭一遍即可。由於新傢俱在出廠前,已經做好所有的保護措施,如上漆等處理,所以無須再替新傢俱做上油或打蠟的工作。當使用一段時間之後,建議每2個月做一次保養工作。一般來說,先以幹布擦一遍,接著噴上保養水,再用幹布擦過即可。 注意室內幹濕度 某些木質傢俱表面的亮漆(光面漆、玻璃漆)在長期使用後,表面會有龜裂的情形,所以日常清潔保養工作可不能太偷懶。此外,如果木頭的乾燥處理過程欠佳,則會造成日後傢俱受傷的情形。 例如:木頭含水量太多,濕度高,則日後傢俱變形的幾率很高;若是處理得太幹了,就很容易發生龜裂的狀況。提醒大家,由於原木傢俱本身具有自動調節濕度的功能,所以不建議經常除濕,通常一個月除濕一次即可。但若住家附近屬於潮濕地區,則除濕的間隔與次數就應增加,以免傢俱發黴。特別提醒消費者,“吹南風的日子,就是除濕的日子”。意即,夏天雨水多,相對地濕度也高,所以必須常除濕。


清潔技巧/原木傢俱

原木傢俱一般都怕潮、怕燙、怕磕碰,因此清潔時應注意一些技巧。如果原木傢俱上有油污,可以用剩茶水擦洗傢俱上的油污,或在油污處撒些玉米粉,用幹布反復擦拭,即可去汙。如果有水漬痕跡,可用濕布蓋在水跡上,然後用熨斗小心地按壓濕布數次,直至水痕跡中的水蒸發出來。如果白印仍無法去除,可用樟腦油抹拭。使用時間長的傢俱表面光潔會日益減退,如果經常用蘸有花露水的紗布輕輕擦拭,也可用軟布滴幾滴縫紉機油,在傢俱上反復擦幾下,再用乾淨軟布揩幹,光澤暗淡的傢俱會煥然一新,一般一次可保持3—4個月。鮮蛋殼用水洗刷後可得一種蛋白與水的混合溶液,用它擦拭傢俱,會增加光澤;也可用淘米水洗木器,再用幹布輕輕擦,就會光亮如新。如果白色傢俱泛黃後可用牙膏擦拭,即可除黃。如果傢俱上面有污垢,可以用麵粉做成的麵團在汙處滾動去汙;也可以用過期的牛奶,在其中浸濕一塊抹布,再用來擦桌子等,很容易去汙。木雕傢俱上的污垢,可用煮沸的豆麻子兩份,再加甲醇、松節油、白醋一份,混合後攪拌均勻,然後用軟布蘸溶液輕輕擦洗,最後用淨布擦乾,這種方法既可去汙,又可滋潤木質,增加光澤。如果不能每天擦拭傢俱,至少要用3—7天進行清潔工作,在木器中加點醋擦洗,能維持其壽命。在擦拭木制傢俱時因肥皂不能有效地去除堆積在傢俱表現的灰塵,也無法去除打光前的矽砂微粒,如果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傢俱,反而會讓傢俱變得暗淡無光,如果水分滲透到木頭裡,還會導致木材發黴或局部變形,減短使用壽命。如果木質傢俱內油漆味過重,可把煮開的牛奶倒在杯子裡,放在新油漆過的傢俱內,關緊傢俱門,過3—5小時左右,油漆味便可消除。如果木質傢俱被蟲蛀,就要及時處理,處理方法是用煤油配製成20%—50%的敵敵畏藥液,塗刷在蛀蟲危害部位,待藥液滲入木材後,再塗2—3次,一般可以制止蛀蟲蔓延。

【資料來源:互動百科】